
新生兒照顧
親子同室 / 母乳常識
一、 黃疸照顧
為什麼新生兒會發生黃疸呢?
由於新生兒的肝臟機能尚未發育完全,因此血液中的膽紅素過多無法代謝,使得新生兒於出生2~3天後,皮膚及眼睛鞏膜開始變黃。就是所謂「新生兒黃疸」。
黃疸的種類有哪些?
-
新生兒出生後第4~5天膽紅素達最高峰,於7~14天漸漸消退,稱為「生理性黃疸」。新生兒一般情況良好,進食、體溫、大小便顏色均正常,不需要治療。
-
新生兒如純母乳哺餵,於生理性黃疸高峰期消退後,在出生10~20天時膽紅素會輕微上升,持續至滿月或兩個月才消退,稱為「母乳性黃疸」。非病理性的黃疸,不需治療。
-
如因寶寶喝奶情況不佳、尿量減少、尿色深黃、體重下降太多而導致膽紅素升高,稱為「脫水性黃疸」。只要補充寶寶的奶量,很快會恢復。
-
若是黃疸越來越深、大便顏色淡或呈白色、尿色深黃、並出現發燒、進食差、活動力差等現象,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引起,稱為「病理性的黃疸」。如膽紅素太高,會侵害腦細胞造成核黃疸,須及時就醫檢查積極治療。
對於新生兒黃疸應注意些什麼?
-
新生兒出生2星期內,宜放在光線充足的地方,並隨時注意觀察皮膚及眼睛鞏膜黃疸之情形。
-
當新生兒顯得活動力較差、吸吮力減弱、嗜睡、嘔吐、發燒等現象時,應立即回醫院檢查。
二、 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抗體檢查
-
什麼是過敏?
過敏是指生物體對外來的異物,所產生的一種過敏反應,引起過敏反應的異物,通稱為過敏原,我們身體會對過敏原產生過敏性抗體IgE。部分過敏體質在胎兒期已被環境誘發,過敏症狀通常在幼兒時期是食物過敏或異位性溼疹,隨孩子長大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等呼吸道過敏可能變得明顯,在臨床上會在不同的器官顯現不同的病症:

-
我的寶寶會有過敏嗎?
您知道每3個寶寶就有一位是過敏兒嗎?若父母當中有一人具有過敏體質,則生下的寶寶有1/3會有過敏疾病的可能,若父母雙方皆有過敏病,則寶寶過敏的機會增加為2/3;如果父母都有過敏疾病,第一胎也遺傳是個過敏兒,下一胎寶寶過敏的機會可達100%。過敏病的發生是受到先天遺傳,後天環境及多方面的影響, 至今沒有一種檢查可以百分之百預測過敏兒,以臍帶血過敏指數測定再配合家族過敏指數,預測寶寶過敏兒有相當的參考價值。
-
首先了解您的家族過敏指數 (FAS) :

總分:____________
如果您的家族過敏指數超過 4,您的寶寶是屬於高危險群的
過敏兒。
★新生兒臍帶血IgE過敏指數測定:
臍帶血的收集是在斷臍時,順便留取臍帶中少許血液,做為檢
查之用;沒有危險性也不會影響寶寶及媽媽的健康。
如何減少寶寶過敏病的發生?
-
懷孕的媽媽:不抽煙,不吸二手煙。懷孕中期後盡量避免食用高過敏原的食物如牛奶,帶殼海鮮(蝦、蟹)和有核堅果類(花生)等。
-
生產後:完全哺餵母乳至六個月以上,哺餵母乳的媽媽建議盡量避免食用高過敏原的食物至停餵母乳,副食品的添加延緩至六個月以上才開始。
-
居家環境:注意清潔,隔絕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地毯、花粉、寵物,不要在屋內抽煙, 避免二手煙。
本院有提供新生兒臍帶血過敏指數檢測,請您先告知媽媽教室或產房的工作人員,我們將在您的媽媽手冊上註記,以便在生產時留取臍帶血。
三、 臍帶護理
-
目 的:維持臍帶的乾燥清潔及預防感染。
-
落臍時間:新生兒出生後7~10天,臍帶會收縮變黑而脫落,脫落後仍會有滲血、分泌物,仍需持續做臍帶護理至完全乾燥為止。
-
用品準備:臍護包內有75%酒精及棉花棒
-
臍帶護理:以酒精自臍帶根部由內向外環狀消毒、皮膚皺摺處要徹底消毒,
-
不需覆蓋紗布。
-
未脫落:於洗澡後護理
-
已脫落:只要有分泌物就可護理,一天可做好幾次。


-
注意事項:
-
臍帶未完全乾燥前勿以麻油擦拭,而造成臍帶潮濕、發炎及化膿。
-
有些寶寶臍帶內有肉芽組織(瘜肉),造成分泌物持續,產生無法乾燥、易發炎、紅腫,須帶寶寶至小兒科以點藥或電燒處理。
四、 寶寶出院注意事項
恭喜您們的寶寶出院了!返家後寶寶照顧要注意的事項有:
-
母乳哺育:
母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,親餵及夜間持續哺乳可以增加您的泌乳,只要寶寶想吃奶就可以餵奶,沒有時間的限制,純母乳的營養足夠至寶寶六個月大;如寶寶尿量多、尿色淡黃、體重增加正常則不需補充母乳以外的食物,寶寶六個月之後再添加副食品即可,若您是職業婦女,可於上班時將奶水擠出以維持泌乳,下班後持續親餵;建議您哺餵母乳至寶寶兩歲或兩歲以上。
-
新生兒的生理現象:
-
生理性脫水:由於寶寶排便、排尿、流汗、水分喪失,出生後會有生理性體重喪失,喪失約體重的5-10%,於10-14天恢復到出生體重。
-
生理性黃疸:寶寶生理性黃疸於出生第2-3天出現皮膚及鞏膜發黃, 於4-6天最高峰,約7-14天左右消退,純母乳哺餵有時會持續至滿月才逐漸消退,需觀察寶寶皮膚、鞏膜的變化及活動力,若有嗜睡、活動力差、嘔吐等現象須回醫院檢查。
-
新生兒產瘤:生產過程中因頭部受到擠壓、頭形變長、有水腫塊,約幾天後會慢慢消失,不用擔心。
-
鞏膜出血:因生產時胎頭受到擠壓,使眼睛鞏膜的微血管破裂所致,常見於黑眼珠內側或上方,不需治療會自動吸收消失。
-
假性月經:女寶寶於出生後ㄧ週左右,因體內母親荷爾蒙突然減少,陰道會有白色或粉紅色分泌物流出,通常2-3週會消失,不用擔心。另外陰唇間如有白色胎脂,可以用嬰兒油輕拭清除。
-
陰囊水腫:男寶寶的陰囊腫大內有積水無法吸收,大約於一歲內會自動消失,若仍未消失應就醫診治。
-
毒性紅斑:出生24-48小時寶寶的背、臀、腹部出現粉紅色斑塊及丘疹,於幾天後自動消退不須處理。
-
新生兒的臍帶護理:
-
新生兒的臍帶約7-14天脫落,臍帶尚未脫落時每天於寶寶洗澡後需做一次臍帶護理,臍帶脫落後會有分泌物或滲血2-3天,於寶寶更換尿布時做一次的臍部護理,至臍部完全乾燥沒有分泌物即可。
-
臍部有臍瘜肉或臭味、潮濕、發紅請帶寶寶至【詹求孚內兒科診所】就診,電話: 037-320722。
-
新生兒保健
-
您的寶寶血型為____________型。
-
您的寶寶於本院____________已做新生兒先天代謝性疾病篩檢,報告尚未出來之前,避免寶寶接觸樟腦丸、紫藥水等物品。
-
您的寶寶已於本院__________注射B型肝炎第一劑,請依手冊中預約日期,攜帶健兒手冊至當地衛生所施打B型肝炎第二劑。
-
滿月後請攜帶健兒手冊及寶寶健保卡,至小兒科門診做免費兒童健康檢查。
-
剛出生的寶寶大便每天約有6-8次,須觀察大便的性狀至寶寶兩個月,若有白便或灰白便情形則需就醫。(可參考健兒手冊之大便卡)
-
新生兒體溫調節尚未發育成熟,臥房的室溫維持25-28℃之間,若有開空調避免風口直接吹向寶寶,須依氣候冷暖隨時調整被蓋及衣物。寶寶正常體溫為36.5-37.5℃,若有發燒情形請至小兒科就診。
-
嬰兒餵食計畫若有換奶時需諮詢專業人員。
-
返家後如有需要協助,可以諮詢以下方式:
-
周博治婦產科診所專線:037-332828轉201嬰兒室
-
本院母乳支持團體:037-332288轉105.108
-
國健署孕產婦關懷網站:http://mammy.hpa.gov.tw
-
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-870870
五、 新生兒聽力篩檢
新生兒發生聽力障礙的比例為1:300,根據專家研究,輕重度聽力受損的嬰兒,若能在出生六個月之前,予以診斷發現並早期治療,將來在語言及身心發展上,愈能達到如正常人般的水準,反之,若遲至六個月後才予以診斷時,將會造成其語言及社會技巧發展明顯遲緩之現象,若遲至兩歲才發現,並介入治療,寶寶能分辨的字數將非常有限。
目前已可藉由聽力篩檢儀器的檢測新生兒聽力,篩檢過程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,沒有侵入性、安全、衛生、可靠,篩檢結果馬上可以由儀器判斷結果。
通過聽力篩檢並不代表終身就沒問題,以後可能會因中耳炎、外傷、腦膜炎或其他因素造成後天性聽障,因此仍須隨時注意寶寶聽力的問題。
如果寶寶篩檢結果為不通過(Refer) ,並不代表寶寶的聽力有問題,我們將會為寶寶另擇時間,安排進一步篩檢或轉介,以確定您的寶寶是否需進一步治療。
本院使用的新生兒聽力篩檢工具,是美國Natus Algo 3i AABR Screener,其特點為使用『自動聽性腦幹反應』技術篩檢新生兒,為完整的聽力途徑檢測,聽力篩檢過程簡單、快速、安全。